轉貼

耶喜喇嘛 開示
毛坤 恭敬翻譯

三、佛教心理學一瞥



佛法的研究,決非一件乏味的學術上的工作,或者是對某種宗教、哲學教條的懷疑滿腹的分析。相反,當你研究佛法,學習如何禪思時,「你」就是主題。你主要是對你的「自心」,你的「自性」感興趣。

佛法,是一種控制「散漫心」(「放逸心」)以使其離苦得樂的方法。此刻,我們都有一顆「散漫的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培養起一種對它本質特徵的「正見」的話,控制就自然隨之而來,我們就能夠解除情感的無明以及它自動帶來的苦痛。因此,不論你是否是一個信徒,是不是宗教徒,是基督徒,印度教徒,或者是科學家,黑人,白人,東方人,或是西方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你的自心,和它運作的模式。

如果你不去了解你的自心,你的誤見會阻止你看到現實。即使你可能會說,你是這樣或者那樣宗教的實踐者,如果你更深地去查究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你什麼都不是。要當心啊。沒有哪一種宗教是反對你去了解你的「自性」的,但是,宗教徒們常常是過分地投入于他們宗教的歷史、哲學或者教條中去,卻忽略了他們自己現下、當下是什麼和是怎么一回事。他們不是把宗教用來達到宗教的目的--救度,解脫,內心的自由與外部的福祉與歡樂,他們卻與他們的宗教玩兒起了智力遊戲,就好像宗教是一種物質財產似的。

如果不去了解你的自性是如果運轉的,你怎么可能找到極樂呢?極樂在何處?它不在空中,也不在叢林中,你不要想在空中或者地下找到它。永久的快樂,是在你的內心,在你的心靈,在你的意識中,在你的心中。這就是為什麼審查你自心的本質是如此地重要。

如果你所學習的宗教理論並不能夠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福祉和歡樂,那又有何用呢?即使你說,「我是這個或者那個宗教的實踐者,」看看你都干了些什麼,你是怎么干的,既然你在追尋這種宗教,你發現了什麼。而你不要怕去從細節上質問你自己。你自己的體驗是好的。質問你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必需的。否則的話,你如何知道你在做什麼呢?因為我相信,你們已經知道,對任何宗教的盲信都永遠不可能解決你的問題。

許多人對他們的精神訓練都很懶散。「這很容易嘛。我每個星期都去教堂。這對我來說就夠了。」答案決不是這樣的。你的宗教的目的是什麼?你得到了你需要的答案了嗎,還是你的實踐僅僅成了一種開玩笑呢?你得檢查檢查。我並不是想瓦解大家,但是你們不得不確實一下,你在干什麼。你的實踐是否誤入歧途,是否為幻覺所染污,是否是實際的?如果你的途徑能教你正確地行動和發揮你自己的能力,並且將你帶向諸如愛、慈悲、智慧,那么顯然它是有價值的。否則,你只不過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邪見對心的染污之危險遠勝過麻醉品。錯誤的思想和實踐會深深扎根于你的心中,在你的生活中積聚,伴隨著你的心進入另一個心(指輪回轉世)。這比某些物質上的東西要危險得多。

我們所有的人,宗教的或者是非宗教的,東方人或西方人都很相似,--都想要福祉。每一個人都尋求福祉,但是,你地方找對了嗎?也許福祉就在這兒,而你卻在那兒去尋找。你要有把握,你所示找的地方能夠找得到福祉。

我們把世尊的教法看得更近似于心理學和哲學,而不是你們通常所想像的那樣。許多人似乎認為宗教在極大程度上只是一個「信仰」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的宗教實踐只是依靠在信仰上,有的時候一個朋友的疑問--「你究竟在做什麼呀?」就可能將你的宗教擊垮。「哦,天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所以,在你決定投入你的精神道路之前,要完全弄清楚,「你在做什麼」?

佛法的心理學教誨到,對于感官世界的情感執著,起因于身理和心理的感覺。你的五官向你的心提供訊息,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所有這些感覺被分為三大類︰快樂的,不快樂的,和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的感覺。這些感覺是身理或者心理刺激的回應。

當我們經歷快樂的感覺時,情感的執著便升起來,而當那種感覺退去以後,渴望便升起來,渴望再次經歷這種感覺。而這種心的本質,就是「不滿足」;它攪擾了我們心的寧靜,因為它的本性,就是「焦慮」。當我們經歷不快樂的感覺時,我們自動地不喜歡它,希望排除它;排斥心理便升起來,再次攪亂了我們心的平和。而當我們感到既不快樂也不是不快樂時,我們忽略了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想看到現實。因此,不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起什麼樣的感覺--快樂的,不快樂的,或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的--它們從情緒上攪擾我們,在我們的心中,沒有平衡和泰然。

所以,以這種模式檢查你自己的感覺和信仰沒有什麼關係,不是嗎?這並不是什麼東方的事物,或者喜馬拉雅山的特產。這是你,這是你的東西。你是不可能反駁我所說的,說「我沒有感情。」這很簡單,不是嗎?

進一步講,我們的許多負面的行為都是感覺的回應。你自己來看看吧。當你由於與人或者其它感官物體接觸而感到高興時,精確地分析你是如何感受的,為什麼你會感到高興。這種高興的感覺並不在外部的物體,對吧?它是在你的心中。我可以肯定我們大家都同意這種高興的感覺不是在你的外部。所以,為什麼你會那樣感覺呢?如果你那樣去實驗,你會發現福祉與歡樂,煩悶和不幸,以及非好非壞的感覺,都是在你的內部。你會發現你自己應該為你所經歷的事情負主要責任,你不能夠因為自己的感覺而責備別人︰「他讓我感到痛苦,她也讓我感到痛苦;那個東西讓我感到痛苦。」你不能夠因為你的問題而去責備社會,雖然我們常常就是這么做的,不是嗎?這樣做不現實。

一旦你意識到你心理問題真實的演變情況以後,你永遠也不會再因為自己的感覺而去責備其它的有情眾生。這種意識,便是與別人建立良好溝通和尊重別人的開始。通常我們是不留神的,我們不留神地干一些事,自動表示不尊重或者傷害他人。我們不在乎,我們只是這么做了,這就是事情的全部。

許多人,甚至某些心理學家似乎都認為,你可以透過「喂」給渴望的情緒某種物體來終止這種情緒︰(意即)如果你是因為你的丈夫或者是妻子而痛苦,你可以再找一個丈夫或者妻子就會解決你的問題。可這是不可能的。你若是不理解自己喜怒衰樂,不喜不樂的感情的本質,你是永遠也不可能發現你的心理態度的本質,而不發現這個本質,你是永遠也沒有法子終止你的情感問題的。

譬如,佛法中說,對一切眾生有慈悲憐愛的感覺。但是,當你的無明的、二邊見的心還是如此強烈地在你的內部活動時,你怎么可能對所有的眾生有一顆平靜的心呢?你不能,因為你的情緒太極端化了。當你因為與一個特別的物體接觸升起快樂的感覺而高興時,你只是粗略地誇大了你認為的那個東西所具有的優點,儘可能因為你的情緒而揚揚得意,但是,你知道,你的心不可能停留在那兒。它是無常的,暫時的,所以,你當然很快就會敗退下來。那時,你的不平衡的心會自動地變得壓抑。你不得不準確地理解你在追求或者逃避那些心理感覺中花了多少精力。我們總是太愛走極端了。我們得找到一條中道。

如果你再看得深一點,你還會發現感覺應該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的衝突負責。從兩個小孩子為一塊糧果的爭斗乃至兩個大國之間為生存而發生的爭斗,他們在爭斗什麼呢?為快樂的感覺。甚至連小得還不能夠說話的孩子都會爭斗,因為他們想要感到高興。

透過禪思,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所有的這些真理。禪思揭示了你心中的一切;所有的垃圾,所有的優點,和所有能夠透過禪思觀察到的東西。但是,不要以為禪思的意思是在地板上擺個蓮花坐姿然後什麼都不干。要清醒,覺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散步,吃飯,喝水,談話--這就是禪思。你越是盡快意識到這一點,就越是能很快地意識到你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應當為自己想要的快樂感覺和不想要的不快樂感覺負責,意識到沒有其它人控制你。

當一種快樂的感覺升起時,然後,由於其(無常的)本性,又退去,令你感覺到失望,因為你想再得到它,這種失望不是上帝造的,不是克裡什那神造的,不是佛陀或者其它外部的實體所造的。應該對此負責的是你自己的行為。這還不容易看出來嗎?軟弱的心認為,「哦,他讓我噁心,她讓我覺得恐怖。」這是軟弱的心在工作,它總是要去責備其它的人或其它的事。事實上,我認為,檢測你每天的生活來觀察你的身理和心理感覺的升起是一件很精彩的事情。(這樣做)你一直都在學習,沒有一刻不是在學習。以這種模式,透過運用你自己的識慧,你會發現,實現永久寧靜與快樂,是要從你的心中做起的。不幸的是,軟弱的心是沒有多少知見的力量的。你得在自己的心中滋養那種力量。

為什麼大乘佛教教導我們對所有的有情眾生生起平等心呢?我們常常選擇一個小東西,一個小原子,一個單獨的生命,然後想到,「這是給我的;這是最好的。」因此,我們創造了極端的價值︰我們粗略地誇大了我們所喜歡之物的價值而滋長了對剩餘的一切不屑一顧的感覺。這對你們不好,對于你們心的寧靜不好。取而代之,你應當檢查你的行為,「為什麼我做這個?我的不現實的,自我中心的心在染污我的意識。」那么,透過禪思平等心--所有有情眾生在希求歡樂不願受苦上是一致的--你可以學會除去對于此物的強烈的執著心或對于彼物的強烈的排斥心。這樣,你可以輕鬆地使你的心保持平衡和健康。許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

因此,世尊的心理學對于幫助你們解決攪擾你們日常生活的失望情緒有著很大的作用。記住,當快樂的感覺升起時,慾望,渴望和執著便隨之而來;當不快樂的感覺升起時,厭惡和憎恨便冒出來;而當你感覺中性(不苦不樂)的時候,無明,對現實視而不見的心理便佔據了你的心。如果透過這些教法,你能夠了解你感覺升起和你對它們作出回應的實況,你的生活就會有很大的改進的,你會體驗到更多的福祉,和平和歡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7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